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电焊工特级技师王中美等30人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月宫一号”团队等13个青年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建筑业获得这些荣誉的个人和集体: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王中美

女,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中铁高新工业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电焊工,特级技师,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公司“首席焊工”,她以技立业,默默坚守一线,曾参与完成了武汉天兴洲、南京大胜关等40多座国内外知名桥梁钢梁制造,攻克了无数焊接技术难题。她勤奋执着,苦练焊工本领,由她创新得出的多项焊接工艺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她勇于创新,不断突破,目前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学习工作室”。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FAST工程调试团队

在FAST建设期间,调试团队的人员就已经作为主要核心骨干参与FAST的建设工作。在调试阶段,调试团队攻克多项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团队近年来荣获2017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三十二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奖1项,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1项等,授权专利58项,发表论文188篇。

青藏铁路安多段通天河护路大队

该护路大队位于那曲地区安多县雁石坪镇8村,管辖着前后40公里的路段。这一短短路程,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每隔500米就有一个站岗点。

护路队的139名队员,大多数是安多县当地的牧民,平均年龄20多岁,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该队副大队长次仁桑珠说,没有好的身体根本干不了护路这一行。

对这群护路队员而言,这片云端里的铁路,只有一个季节冬季。要说到不同,也就是寒凉与极冷的区别。

摩托车是队员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简易帐篷是队员们的休息点,临时躲避下风雨,不过帐篷内外都是一样的冷,根本没法御寒,取暖的方式只能靠走动。深冬季节,队员们要穿好几条裤子御寒,臃肿得腿都没法弯曲,一呆就是6个小时。

他们的工资并不高,每月也就3000多元人民币。之所以坚持在这,他觉得,青藏铁路的通车给安多家乡带来了发展,铁路安全了,家乡也能跟着发展起来。

QQ图片201904041435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