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济南祝舜路一工地发现疑似丁宝桢墓和遗骸。6月16日上午,济南市文物局通报了疑似丁宝桢墓工作情况:建设单位已与考古部门签订了古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协议,当天下午专业人员已进入工地迅速开展发掘工作。16日晚,疑似挖出丁宝桢墓的工地已停止施工。


初判为明清或民国时期

据了解,济南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已会同历城区文物、文化市场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执法。目前,济南市考古所已按照要求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现场进行了实地初步勘查。勘查情况如下:

一是关于工地发现古墓葬情况,古墓葬位于工地东部,为三合土夯筑墓,残存墓顶距地表约40厘米,仅残存墓室东壁,初步判断时代为明清或者民国时期。

二是关于该建设项目情况,该项目为山东洺悦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的济南洺悦佳园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大部分已开挖楼槽。

现已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设立警示标志保护现场,待文物部门对疑似古墓葬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认定。


已编制勘探发掘方案

根据文物法律法规规定,该建设项目涉及两项工作,一是立即对发现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二是立即对建设项目占地范围进行考古勘探。

目前,考古部门已经编制了古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建设项目占地范围考古勘探方案,抢救性考古发掘协议书和考古勘探协议书已送达建设单位。


工地施工现场,密集地打了两千多个混凝土灌注桩,竟然躲开了墓穴。

还需科学证据发掘

根据多年调查掌握的情况,丁公墓、丁家林地、丁家祠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已被破坏殆尽。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记载丁公墓在“华山之阳”,但相关文献资料没有明确的位置记载。

随着济南城市快速发展,历城区华山之南早已成为济南城区的一部分,现地表上已没有任何痕迹。该建设项目占地区域是不是丁家林地、该墓葬是不是丁公墓,还需要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和勘探科学证据。

近日,在济南祝舜路一工地发现疑似丁宝桢墓和遗骸。6月16日上午,济南市文物局通报了疑似丁宝桢墓工作情况:建设单位已与考古部门签订了古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协议,当天下午专业人员已进入工地迅速开展发掘工作。16日晚,疑似挖出丁宝桢墓的工地已停止施工。


初判为明清或民国时期

据了解,济南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已会同历城区文物、文化市场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执法。目前,济南市考古所已按照要求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现场进行了实地初步勘查。勘查情况如下:

一是关于工地发现古墓葬情况,古墓葬位于工地东部,为三合土夯筑墓,残存墓顶距地表约40厘米,仅残存墓室东壁,初步判断时代为明清或者民国时期。

二是关于该建设项目情况,该项目为山东洺悦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的济南洺悦佳园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大部分已开挖楼槽。

现已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设立警示标志保护现场,待文物部门对疑似古墓葬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认定。


已编制勘探发掘方案

根据文物法律法规规定,该建设项目涉及两项工作,一是立即对发现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二是立即对建设项目占地范围进行考古勘探。

目前,考古部门已经编制了古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建设项目占地范围考古勘探方案,抢救性考古发掘协议书和考古勘探协议书已送达建设单位。



工地施工现场,密集地打了两千多个混凝土灌注桩,竟然躲开了墓穴。

还需科学证据发掘

根据多年调查掌握的情况,丁公墓、丁家林地、丁家祠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已被破坏殆尽。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记载丁公墓在“华山之阳”,但相关文献资料没有明确的位置记载。

随着济南城市快速发展,历城区华山之南早已成为济南城区的一部分,现地表上已没有任何痕迹。该建设项目占地区域是不是丁家林地、该墓葬是不是丁公墓,还需要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和勘探科学证据。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QQ图片20190404143507.png